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战“疫”背后的故事——食堂战斗记
2020.02.17

伴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来势汹汹,诸多省市采取了更加严密的防控措施,我们食堂很多工作人员也需居家隔离,无法按时返岗。为了共渡战“疫”难关,职能部门的同志们轮流来到这里帮厨,我们的镜头也第一次聚焦到这个每天都离不开但又不太了解的地方——血研所食堂。

每日上报的统计表

早上6点半,刚踏入办公室的许志强开始统计医院食堂每日上报表,“现在正值新冠肺炎疫情爆发期,需要每天记录食堂工作人员的健康状况,并对其出行情况进行摸底统计,这是对每位工作人员和食客的安全负责。患者的身体本来就虚弱,疫情蔓延期间的饮食健康更加不能含糊。” 作为专业的营养技师,拟定配比合理、营养健康的膳食菜谱也是许志强日常主要工作之一,作为食堂部门的管理者,这个春节,他没有休息过一天。

过年期间也有值班医护、职工和住院患者,所以食堂每年都是365天开工,一天不能停。由于食堂有很多外地务工人员,春节期间大家都想返乡过年,根据情况,只能分批放假。大年三十到初五值班的人员是最辛苦的,每年都是安排其他人员返工后轮休,结果今年返工人员回不来,大家从年前干到现在,没人替换,他们同样也没有休息。

疫情期间的食堂大厅

平日里熙熙攘攘的餐厅,显得有些空旷。为了减少密集性人员就餐,这里已撤掉了大部分桌椅,尽量让食客将食物带走,降低疫情通过飞沫传染的风险。至于保留下的少部分餐桌,它们之间基本都有3米左右的安全距离,保证不便带走食物的人可以在这放心就餐。

后厨师傅有力量

凌晨五点,菜案刘师傅第一个到达食堂。在穿戴好工作服、口罩、帽子、手套等装备后,刘师傅开始了第一炉早餐的制作。“早餐是人们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早上吃的好,一天的精神气都会好。”刘师傅说着,打开了蒸箱,随着热腾腾的包子和鸡蛋一同出炉的,还有人们新一天的开始。

正在工作中的蒸箱

面点处的关师傅61岁,今年是他在医院食堂工作的第十三个年头了。说起食堂对外售卖的面点种类,关师傅如数家珍,“像糖三角、豆沙包、银丝卷、千层饼、发糕等等这些面食我们都能做,会定期换样做给大家。”关师傅一边给手里的豆沙包扣模型一边说到“现在肺炎疫情这么严重,好多餐馆过年都不营业了。家属们在外面买不到什么,就会来这多屯些主食带回家吃,所以春节这段日子的面食的订单量反而比以往更大了,基本上一天就得做三四百个面点。”

香喷喷的芹菜炒木耳

“我们基本上八点一过就要开始刷锅炒菜了,食堂的大灶和家里的小锅不同,这一上午,只要开炒就得两三个小时不停火。”小炒师傅殷师傅说着,手里如铁锹般大的锅铲还在不停翻动着食材,“这时候大部分厨师都回家过年了,就剩我和老李在。喏,这是我们上午的菜谱。”顺着他手指的方向,可以看到一块写满各式菜名的小黑板,今天有红烧肉、炒鸭胗、红烧带鱼等十二道菜。“很多受欢迎的菜品,基本上一端出去就会被抢购一空。”殷师傅乐呵呵的说。

皮薄馅大的豆沙包

食堂的崔广琳师傅今年54岁,在院所已经工作了快30年,作为天津本地人,今年春节,他照例没有休息。“食堂外地务工人员多,作为老职工又是本市的,这时候就得顶上,再多困难也得克服。今年过年食堂人手严重不足,领导和机关的同事们都来帮忙,大家很快就进入了角色,干的热火朝天,特别感动。”

新鲜出炉的花卷

食堂后厨师傅们大多不善言语,也没有抱怨二十多天来没有休息一天的辛苦。今年春节他们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以坚持不懈的工作默默展现了院所食堂后厨师傅的能量。为我们一线战斗的医护人员、全院所职工、患者和家属提供了热乎乎的饭菜,让我们的工作充满了力量。

“新岗位”也有新挑战

财务处王新博的新工作是削土豆。“初七我过来值班,听说食堂亟缺人手,就主动过来帮忙了。”说话间,他又削好了一个土豆,动作十分娴熟。“要削这么多,挺辛苦的吧?”“还行,就当锻炼身体了。”冷不丁的幽默,逗笑了身旁一同干活的同事们。

等待分切的蔬菜

择菜的走廊旁,连着的是菜案处,菜案师傅和行政机关前来帮忙的六名同事正在紧锣密鼓的将洗好的蔬菜切成小段。李国敬师傅从大年初四开始就过来食堂帮忙了,“我原来就在食堂工作,现在这里缺人手,我义不容辞。”食堂的菜刀比家用的更重,一上午下来帮忙切菜的同事们普遍感觉到胳膊酸痛,但对于这次的帮厨行动,大家都觉得“辛苦但有意义”。

忙碌切菜中

“在家不怎么做饭,第一次面对这么多菜还是挺震撼的。” “在食堂帮厨的一上午过的飞快,感觉像在打仗,争分夺秒。” “第一次帮厨完,中午我把盒饭吃了个底朝天,觉得饭菜太香了。” “大家在一块择菜洗菜切菜,真的是一次很辛苦但是很难忘的经历。”机关帮厨的同事们你一言我一语的说道。

正在制作豆沙包

党委副书记姜艳玲也是食堂帮厨小分队的常驻客,从节后上班至今,她几乎天天都来,“现在食堂的订单体量特别大,光职工盒饭每天就至少四百来份,除此之外,还有许多患者、家属需要从窗口打饭,工作间隙我都赶来这边帮忙,填充一下食堂人手的空缺。”姜书记说话时,正在和面点师傅们一起做糕点,手中刚刚包好的豆沙包上印着浅浅的中式花纹,十分精致。

擀皮、夹馅、倒模

        “来帮厨之后才真正体会到了食堂的师傅们的辛苦,上岗早下班晚,配餐工作也十分的繁琐。所以无所谓排班不排班的,只要有空,我们就都愿意过来义务支援,大家一起坚持渡过这段时间。”姜书记说。由于食堂人手不足问题严重,在巡视了食堂后,姜书记带头加入了帮厨的队伍。

紧张分餐中

给患者定制的营养餐

        上午9点40分,在紧张的完成了分菜、洗菜、切菜、配菜、炒菜等诸多环节后,12名身着白衣蓝帽的工作人员开始分餐,他们手起勺落,将面前满满数盆的饭菜逐一装盒。送餐员田婷婷将今日配送菜单详细报表打印好,奖订餐、配膳等细节需求抄写在小黑板上,今日仅盒饭订单量就有400余份,根据前几天的工作实践,12名员工需要一刻不停的装1个多小时。案桌前的他们紧锣密鼓的忙碌着,已无暇顾及其他。

配送清单

核对餐食配送细节

满载的餐车把一盒盒饭菜一一送到职工手中

食堂帮厨的最后一个环节是送餐和卖饭。行政基建处的熊小华处长今天一早便来到了食堂:“咱们可以将具体的订单明细打印出来给送餐人员,让他按照名单配送,盒饭送一份名单勾一次,这样既简单,又可以避免发生少送和漏送。”简单快捷的解决完问题,话毕,熊处长走向后厨,继续着帮厨工作。时间指向上午11点,送餐开始的同时,已有患者家属陆续来到食堂买饭,而此时窗口后面的工作人员已准备就绪,为患者家属们盛上一勺勺新鲜制作的营养饭菜。

络绎不绝前来买饭的食客

在院所A座10楼的小小食堂里,每天都在发生着热火朝天的故事。这个特殊的春节,也让我们有机会走进食堂、了解食堂。在这里,不论科室、不论领导与普通员工,当穿戴好食堂的操作服装,带上帽子和手套,所有人都在案板前忙活着,上午与芹菜、土豆、萝卜和米饭馒头奋斗,下午再回到自己的岗位上完成日常工作。他们所做的这些,不仅是为了让全院医患能在这个寒冷又难熬的冬天里吃上一口热乎的饭菜,更是在用实际行动为这场“全民抗疫阻击战”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撰稿:侯佳琳(实习)董源 徐龙彪

摄影:侯佳琳(实习)李宝翔 阎晗 李洪强

编辑:董源 徐龙彪

校对:李宝翔 熊小华

审核:刘晓黎

我们竭诚为您提供贴心服务
行政值班电话:022-23909999
医疗服务电话:022-23909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