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13日,由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主办、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支持的第十一届"宋庆龄儿科医学奖"颁奖典礼在北京宋庆龄⻘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隆重举行。院所儿童血液病诊疗中心凭借“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家庭治疗模式的建立”项目荣获儿科医学奖,竺晓凡主任代表中心接受颁奖。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是血液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因凝血异常导致的早期死亡率高达10%以上,极为凶险。尽管该病成人治疗方案已经取得了良好的疗效,但由于儿童血液病的疾病谱与成人有很大不同,因此治疗方案仍面临着很多亟待论证和解决的问题。院所儿童血液病诊疗中心从2008年开始,历时十年之久,在证明砷剂对患儿有效的基础上,率先在全国开展了在儿童APL患者中砷元素残留的检测,发现停用砷剂一年之后,患儿体内砷含量与健康儿童相似,消除了医学界对儿童使用砷剂的顾虑。此外,该项目在借鉴成人APL治疗经验的基础上,在国内率先开展了APL患儿的复方黄黛片药代动力学研究,发现了儿童与成人在该药物吸收代谢模式上的显著区别,科学合理地调整了儿童用药方法及剂量,并由此制定了以口服复方黄黛片为主的儿童APL治疗方案,执笔《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临床路径(2017版)》,实现了儿童APL的治疗由住院化疗模式向家庭治疗模式的转变。这种家庭治疗模式开展之后,儿童APL患者人均治疗费用由16.7万元降至11.8万元,总住院天数(中位数)也由102天降至37天,在节省医疗资源、减少医保支出的同时,极大提高了患儿的生活质量和家庭幸福感。目前,这种治疗方案已在全国数十家单位使用,有力地提升了我国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和社会效益。
作为我国儿科医学领域中最具影响力的权威奖项,宋庆龄儿科医学奖自2006年设立以来,始终以推动儿科医学事业持续发展,促进儿科医学交流为目标,表彰和鼓励在儿科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等领域的优秀科研成果。作为国内儿童血液病诊疗的领军团队,儿童血液病诊疗中心自1996年成立以来,经过24年的不断努力,由最初的一个病区、10张床位发展成为现在的3个病区、134张床位,年收治患儿四千余例,并通过化疗、CAR-T、移植等治疗手段的探索应用,在儿童⻣髓衰竭性疾病、儿童白血病、罕⻅病的诊疗方面均取得了突出进展。与此同时,儿童血液病诊疗中心始终坚持临床与科研紧密结合,目前承担或参与国家重点研究计划“干细胞及转化研究”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项目、创新群体项目,面上项目和青年基金,卫生部学科重点项目、天津市抗癌重大专项等多项科研项目,并打造了一支具备儿科和血液科专业知识的国内一流的高素质医疗科研团队。
儿童健康是全民健康的基础,关系到民族素质和国家未来。竺晓凡主任在颁奖典礼上发言时表示,科研成果的取得离不开各级部门的认可和支持,更离不开医护患的携手努力。未来,儿童血液病诊疗中心将以本次儿科医学奖为新的出发点,在中国血液病专科联盟的框架下,发挥儿童血液病专科联盟的作用,团结全国儿童血液学同道一起努力,促进儿童血液病的同质化诊疗和优秀儿童血液病医疗人才的培养,力促我国的儿童血液学事业迈向更高水平。
撰稿:张丽 柴子越(实习) 董源
编辑:董源 徐龙彪
校对:李宝翔
审核:刘晓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