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华医学会第十七次全国血栓与止血学术会议在津启幕
2019.11.08

  

  2019年8月10日,中华医学会第十七次全国血栓与止血学术会议在天津召开,院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杨仁池教授和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院长胡豫教授共同担任大会主席,血栓止血诊疗中心副主任张磊教授担任大会执行主席。来自国内、欧美、日、韩以及台湾地区的400多位著名专家及医学同道莅临,共同分享血栓止血领域的最新进展。

  院所党委书记常子奎研究员代表会议承办单位,对各位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欢迎,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祝贺。他表示,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医学科学院建设科技创新核心基地的要求,日前,院校成立了国家医学科技创新体系建设高端智库等系列工作。院所作为医科院的二级单位,将以建设血液学科技创新核心基地为己任,在上周召开的中国血液病专科联盟工作会议上做了大量工作,成立了联盟工作机构,通过了联盟章程,明确了下一步开展的工作。今后院所将以实验血液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双轮驱动模式,结合国家“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等六大国家级平台基础上进行开放式研究。常书记表示,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广大同道的大力支持,希望今后大家再接再厉,共同为血液学事业作出贡献。

  王建祥教授代表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在大会上致辞。他表示,血栓止血学组是血液学分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出血和血栓学科覆盖疾病众多。近年来,业内同道积极开展工作,特别是在胡豫教授的带领下,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未来希望大家再接再厉,勇挑重担。最后王建祥教授预祝本次大会圆满成功。

  血栓止血学组组长、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院长胡豫教授致辞,他表示,最新发布的健康中国行动计划提出了对慢性疾病早诊早治、预防为主的理念,止血血栓相关疾病与慢性病密切相关,我们有责任不断提升诊疗和科研水平,开展好早期诊断和筛查研究,助力健康中国目标。

  美国乔治敦大学医学中心Craig Kessler教授及印度韦洛尔基督教医学院血液病学系Alok Srivastava教授对血友病基因治疗及非替代治疗做了专题报告;胡豫教授对二代测序在中国血栓患者中的应用做了详细的报告;杨仁池教授对凝血因子抑制物规范化治疗进展做了精彩的报告;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侯明教授针对难治性ITP国外最新治疗药物研究进展、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杨林花教授针对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最新诊疗进展、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韩悦教授针对造血干细胞移植中血小板减少的处理研究进行了报告。

  在明天的会议中,将分别就血友病诊疗进展、血小板减少症骨髓微环境的研究、先天性血小板减少症的诊断与治疗、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的诊疗、先天性凝血因子基因突变研究、血液科视野中的DIC诊治、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发病机制以及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症的诊疗进行精彩的报告。

  血栓与止血学组年会是领域内高水平学术交流盛会,参会人员逐年增多,且在国内外学术影响力与日俱增。本届论坛由中华医学会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实验血液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天津市血液病基因治疗研究重点实验室、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基因治疗研究重点实验室、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血液病研究所承办。旨在响应国家“健康中国”的战略部署,提升我国出凝血疾病临床诊疗水平以及临床和基础研究的能力,加速科研成果转化的一次重要工作,同时,大会将在辐射基层医疗,推广规范诊疗,更快更好惠及广大血液病患者方面作出更多的贡献。

  院所长期以来一直非常重视血栓止血学科建设,是最早成立血栓止血诊疗中心的单位之一。在杨仁池主任、张磊主任等带领下学科不断发展完善。在血友病抑制物治疗及发病机制,疑难及少见出凝血疾病的诊治,ITP发病机制及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发病机制及治疗策略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工作,取得了系列成果。目前承担着我国血友病信息登记中心及各类国家临床科研任务。作为国家血友病病例信息管理中心,推进了血友病的防治网络向基层延伸,为提高血友病的知晓率、提升我国的诊治水平、推动血友病关爱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撰稿:陈云飞 张磊

  摄影:李宝翔

  编辑:董源 王海龙 刘晓黎

  校对:王海龙 刘晓黎

我们竭诚为您提供贴心服务
行政值班电话:022-23909999
医疗服务电话:022-23909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