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下午,院所华苑院区启动会及2018年科技年会在华苑成功召开。滨海高新区工委书记、管理委员会主任单泽峰,院所党委书记常子奎、常务副院所长程涛、副院所长王建祥、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姜艳玲、副院所长肖志坚等出席会议。临床中心主任、职能部门负责人以及院所200多名临床医护工作者、重点实验室研究人员及研究生等参加会议。副院所长肖志坚主持启动会。中源协和有关领导应邀出席华苑院区启动会。
常子奎书记首先致辞,他表示,在举国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之时,我们又一次迎来了事业发展的新契机。经过一年多的策划和筹备,华苑院区今天将正式全面启用。两天前,在中共天津市委常委、滨海新区区委张玉卓书记的见证下,院所与滨海新区人民政府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我们将在华苑着力打造“一站式”技术转化临床研究示范区,这是我们与滨海新区政府合作迈出的重要一步。院所也将发挥好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临床研究中心的双轮驱动优势,积极把院所学科特色和资源优势与滨海新区的定位、产业、政策优势结合起来,深化改革,创新机制,为全国血液疾病诊疗、医学科技创新和技术成果转化作出更大的贡献。
滨海高新区工委书记、管理委员会主任单泽峰致辞,代表两委祝贺院所华苑院区的启动及2018年科技年会的召开。他表示,华苑院区的启动是滨海高新区技术研发、产业转化发展的一个新起点,具有重要意义。滨海高新区将大力支持华苑院区建设,期待未来与院所开展更加广泛深入的合作。
随后,相关领导共同上台开启了彩球,宣告院所华苑院区正式启动。华苑院区瞄准临床及转化研究,设立了国家重点实验室分部,搭建了高端人才研究和交流平台,拓展了儿童血液病和造血干细胞移植等诊疗服务,并建立了血液病及干细胞临床试验基地、基础血液学与干细胞再生医学技术转化中心。2500平米的科研空间及9700平米的医疗空间,150余张新增床位,为打造“一站式”临床研究和技术转化示范区提供了充裕的空间。
常子奎书记等带领部分与会人员参观了院区新建成的实验室及病房,和院区建设筹备组人员进行了深入交流。
启动仪式结束后,召开了2018年院所科技年会。常务副院所长程涛教授对院所2018年的科研工作进行了回顾,他从科研项目中标情况、科研产出与成果、学术交流与合作、基地建设与人才引进、管理机制改革、代表性科研成果等几方面进行了盘点。总结了2018年科研工作的亮点,也提出了工作中面临的问题,并对2019年重点工作进行了展望。在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之际,常务副院所长程涛教授以“增加定力、激发活力、精准发力”十二字箴言与大家共勉。
随后,实验血液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八大团队负责人对2018年度科研亮点工作进行了汇报,从科研项目、成果产出、人才培养等方面全面剖析团队的优势和劣势,提出了2019年的工作重点。八大团队的汇报,充分展示了院所通过改革管理机制、整合团队资源,大大促进了基础与临床间的紧密合作,并取得了丰硕成果。
表彰环节再次将年会氛围推向高潮。科教处副处长郝莎宣读了院所2018年度科技成果奖励的决定,对2018年度获得的国家重大科研项目3项、基地3个、创新团队1个、专利5项、SCI收录论文49篇给予奖励。2018年,程涛教授作为负责人的“血液肿瘤的细胞异质性及其演化研究”项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支持。王建祥教授作为负责人的“抗体技术联合T细胞免疫治疗B细胞肿瘤的研究”项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支持。袁卫平教授作为子课题负责人的“造血干祖细胞的单细胞组学图谱绘制及功能解析”项目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支持。基地建设方面,以王建祥教授为负责人的“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血液系统)”获批,以张磊教授为负责人的“天津市血液病基因治疗研究重点实验室”、“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基因治疗重点实验室”获批。以周家喜教授为负责人的团队获得“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团队”荣誉称号。院所科研人员在Cancer Discovery、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Blood、J Clin Invest、Nat Commun等国际著名杂志上发表论文多篇,其中影响因子大于20的2篇,影响因子大于10的11篇。此外,本次科技年会共收到96篇论文摘要,经过组委会严格评审,郝莎、阮敏获一等奖,张潇予、弓晓媛、肖龙华获二等奖,初雅婧、王楠、代新岳、曹易耕、黄雪丽和张俊平获三等奖。院所领导为获奖者颁奖并合影留念。
华苑院区重点实验室分部及病区照片
撰稿:白杨 董源 摄影:戴强 李宝翔 编辑:董源 王海龙 周家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