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11日,第七届血液病理高峰论坛在天津圆满闭幕。来自全国各地六百余名血液病工作者参会,盛况空前。本次会议聚焦血液病领域诊断技术的最新进展,人工智能在血液病领域的前沿研究进展成为本次会议的最大亮点。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党委书记常子奎同志为大会致辞。常书记表示,一直以来,血液病理高峰论坛都以传播国际最前沿的新知识与国内发展最快的新技术为己任,对中国血液病理的研究与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会议设有一个主论坛和流式细胞学、细胞形态学、淋巴瘤病理学、分子遗传学四个主题会场。在主论坛中,国内外知名的血液学专家通过专题报告的形式,系统的介绍了白血病、淋巴瘤、造血障碍、出凝血异常等血液疾病相关的诊断以及最新进展。在各主题会场中,血液病理专家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与各亚学科一线专家面对面,就工作中的实操问题、疑难病例等进行深入的交流与沟通。会议期间还成立了由来自全国各地一百余位专家组成的中国临床流式联盟。
本次会议特别设置了人工智能专场,向广大医学同仁展示了目前世界范围内人工智能技术在血液病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作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核心领域,人工智能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新焦点。针对人工智能在血液病领域的应用,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常务副院所长程涛教授、国家药监局医疗器械监管专家任海萍主任分别就“人工智能时代的血液学研究”、“人工智能医疗器械的质量评价”等主题进行专题报告和研究成果展示,从科学研究、临床转化、政府监管等方面介绍人工智能在血液病诊疗领域的应用前景,为人工智能在血液病领域的研究、推广和广泛应用奠定理论基础与制度基础。
本次会议由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委会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和《中华血液学杂志》杂志社承办,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汝昆教授团队筹办,至今已成功举办了7届,成为国内目前血液病理学界最具影响力的学术会议。
七年来,中国血液病理高峰论坛持续关注前沿理念、引领热点话题,不论在推广MIGM综合诊断理念还是推动人工智能的落地实施中,均发挥了重要作用;汝昆教授带领的血液病理诊断中心团队积极整合学术资源,通过召开学术研讨会、举办病理形态班、组织基层科普课堂等形式,积极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培养了大批优秀的血液病理综合诊断人才,惠及一线工作者,为推动中国血液病诊断水平快速提升做出了贡献。
撰稿:魏万旭 摄影:戴强 张婧颖 编辑:董源 王海龙 王津雨 刘晓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