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早,一位满头银发的大娘拄着拐杖,拖着一个小拉车,步履蹒跚地走进院所办公室。“这里是办公室吗?我有个事想反映。”工作人员快步走上前去,“大娘,您有什么事跟我说吧”。只见大娘从小拉车里抽出一卷红纸,又从里面掏出一袋苹果,递到工作人员手上,“我是来送感谢信的,我要谢谢郑大夫啊!”
时间回到8月20日。时值酷暑,上午11点多,86岁的金大娘照例出门遛弯,在所住小区和平园遇到了邻居哈大娘,两位老人边走边聊。走到一半,金大娘开始感觉头晕,“不行了,哈老师,我得缓缓”,于是哈大娘陪着金大娘到路边休息,没想到金大娘头越来越晕,一下子就昏了过去。看到同伴晕倒,哈大娘也急的慌了神,先后拨打了120和110电话。因为120暂时无法到达,哈大娘也急的头晕呕吐。两位老人都倒在了路边,情况十分危急。
这一天,院所GCP病房郑维维大夫刚刚陪同母亲看完病,母女俩步行回家,走到路口,远远看见马路对面两位老人瘫倒在路边。“出于医生的本能,我走上前去,看看能做什么”郑大夫平静的回忆着,“老人当时浑身冷汗,呼吸和心跳正常,能间断性跟我交流,结合老人主诉糖尿病病史,我判断老人应该出现了低血糖症状,赶忙让人从旁边饭店要来了糖水,并让老人平躺。周边的热心市民很多,很快糖水就送到了。哈大娘有冠心病,因为太焦急不断呕吐,我对两位老人进行了安抚,按压了内关穴,陪同他们共同等待120。大概半个多小时候吧,老人的儿子赶到,120到来后,我送两位老人上了车就离开了。”
当院所办公室的工作人员通过金大娘提供的手机号找到郑维维医生,转达金大娘的来意后,郑医生先是一愣,后才想起三个月之前的这件事,并淡淡地说了一声“这没什么”。她说,当时并没有多想什么,只觉得这是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而且母亲也很支持自己的行为。在等待家属及120到来的过程中,郑维维的母亲一直坐在旁边等候。此外,救治过程中除了郑医生,还有一位外地的中医医生也参与了救助。许多热心群众也跑前跑后协助救治。
金大娘递过来一袋红苹果,她说,“我昏倒之后的事情都不记得了,醒来就在医院。康复后我去哈老师家感谢她时才知道是郑大夫救了我们俩。通过报警信息,我知道了郑大夫的电话和工作地址。危急时刻,她救了两个老太太的性命,我真的不知道如何感激她。自从得知这件事,金大娘就对郑大夫念念不忘。今天,她带着苹果和一封感谢信找到了血液病医院,希望办公室能够帮她转达对郑大夫的谢意。她说,“我知道,现在谁家也不缺几个苹果,但是苹果代表平平安安,是好意头。我还写了一张纸条,写的是‘祝好人一生平安’,但是忘记放进去了。平时你们工作都很忙,我不愿去打扰郑大夫,请一定帮我转交感谢信和苹果。郑大夫在紧急情况下,没有考虑自己会不会被两个老太太讹上,伸出援手救了我们,真是品德高尚。这样的大夫,找她看病得多放心。”
郑维维,院所一名普通的血内科年轻医生,在危急时刻的选择,阐释了医务工作者“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
撰稿:董源 王海龙 摄影:董源 戴强 编辑:董源 王海龙 刘晓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