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4日,京津冀协同发展卫生技术培训标准化建设与认证示范区启动大会在北京召开。作为标准化建设与认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天下午,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等单位承办的细胞技术能力标准化建设与认证分论坛如约启幕,来自全国各地的170余位干细胞领域的专家学者及相关从业人员出席了会议。大会由院所常务副院所长、实验血液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干细胞医学中心主任程涛教授及非公医疗协会常务理事王铁先生主
发展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可以在未来实现以细胞为主,治疗从头到脚的各种疾病;通过建立可供移植的器官资源库或“人体配件工厂”,从而有效的为解决13亿人的健康助力。中国科学院吴祖泽院士围绕干细胞技术的发展与未来,为我们分析了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的现实瓶颈问题和未来广阔发展前景。
中国科学院苏国辉院士围绕干细胞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的现状与未来,强调了细胞治疗应以安全性为第一标准。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常务副院所长程涛教授根据其丰富的基础研究经验,围绕干细胞治疗的生物学基础,分享了干细胞的生物学特点及病理、非病理环境中的各项活动和功能,他强调,推进我国干细胞临床应用的良性发展,质量相关生物学研究和标准制定是关键。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袁宝珠教授、美国FDA干细胞管理政策专家姚毅博士、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赵同标教授、上海市东方医院刘中民教授就“干细胞临床研究的质量评价”、“美国FDA干细胞管理政策”、“干细胞技术标准化建设”、“干细胞技术的临床研究与实践”为大会带来了精彩的演讲。最后,认证认可技术专家叶珈教授解读了《干细胞制备与存储技术服务质量基本规范》认证规则。
本次大会上成立了细胞技术标准化建设与认证委员会,天津市卫计委科教处高辉处长宣读了专家委员会名单,河北省卫计委科教处尤殿平处长、国家认监委办公室张磊柱副主任为到会委员颁发了聘书。院所程涛教授和周家喜教授入选认证委员会。
京津冀地域相通,文化一脉,大家协同发展既有天然优势也有现实诉求,京津冀卫生计生委和人民出版社三地四方签署的《关于创建京津冀协同发展卫生技术培训标准化建设与认证示范区的框架协议》,正是响应《国务院关于加强质量认证体系建设促进全面质量管理的意见》的有力举措。新时代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医疗卫生健康需求,要求我们不断提升卫生服务水平,为人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在国家的大力号召下,院所作为我国国家干细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卫计委干细胞临床研究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干细胞医学中心、北京协和医学院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系的依托单位,将以强大的科研与临床实力,不断推动细胞技术能力标准化建设与认证工作,为加强细胞标准化培训体系建设,切实提高医疗卫生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医疗卫生机构的技术服务能力贡献智慧,为人民的健康水平提升助力。
撰稿:董源 李向上 摄影:戴强 编辑:董源 周家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