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20-21日,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实验血液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办的首届干细胞放射损伤与再生国际论坛(The 1st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Radiation-induced Stem Cell Injury and Regeneration)在美丽的海滨城市——天津成功召开。
本次国际学术论坛受到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重大协同创新项目)“干细胞损伤、修复及组织重建的基础与转化研究”的项目全力支持,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常务副院所长程涛教授、美国阿肯色医科大学周道洪教授及美国匹兹堡大学余健教授担任大会共同主席,北京大学副校长、北京大学医学部主任、分子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詹启敏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医学科学部的李恩中处长出席大会。国内外数十位干细胞研究领域的顶级专家,针对干细胞放射损伤修复领域的几大研究热点进行大会交流,两百余位领域内专家学者、临床医师和科研人员参加了会议。
大会主席程涛教授致开幕辞,欢迎来自国内外的与会人员在秋色宜人的季节齐聚津城。北京大学副校长、北京大学医学部主任、分子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詹启敏院士作了题为“Cell cycle mitotic regulator Nlp in genomic instability and tumorigenesis”精彩的主旨报告。
组织细胞放射损伤与修复的机制研究一直以来是放射领域研究的热点,美国国立卫生院癌症研究所放射项目主任Pataje Prasanna博士首先介绍了放射生物学基本概况和美国在此领域的资助情况,来自美国的阿肯色医科大学周道洪教授、杜克大学Chuan-Yuan Li教授、福瑞德哈金森肿瘤研究中心George Georges教授、匹兹堡大学余健教授、加州大学Charles Limoli教授、芝加哥洛约拉大学张吉旺教授、希望之城癌症研究所Susanta Hui教授、日本千叶大学Satoshi Uematsu教授、杭州师范大学鞠振宇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程根宏教授、樊赛军教授、程涛教授、安徽省立医院孙自敏教授和军事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李艳华教授等国内外知名专家以细胞放射损伤与再生为主线,主要从辐射引起组织损伤的机制、辐射防护以及辐射对造血干细胞与微环境的影响三部分内容进行了精彩的学术交流。
论坛结束后,大会主席周道洪教授和余健教授共同主持了圆桌会议讨论,围绕器官特异的急慢性损伤、干细胞损伤与再生的内外调控机制以及损伤防治三大主题展开干细胞放射损伤与再生国际合作机遇的讨论。与会专家各抒己见,内容涵盖基础理论及临床应用转化,特别强调未来应格外注重定量研究,精细量化与数学模型的介入将提高结论的可信性和转化性。
本次大会为国内外干细胞放射损伤与再生修复领域研究人员搭建了一个高水平交流平台,不仅使国内放射损伤与再生领域广大学者了解了国际最新研究进展,同时也展示了我国在本领域取得的诸多具有国际水平的亮点工作,对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项目的推动,以及促进干细胞为基础的损伤修复研究领域国内外相关研究机构的有效合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撰稿:王晓琛 胡林萍 尹秀秀 摄影:戴强 编辑:董源 郝莎 王海龙 周家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