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诊断与治疗指南在津发布
2019.11.08

10月15日,中国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诊治指南(2015修订版)在天津正式发布。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CLL/SLL,以下简称慢淋或CLL)作为多发于中老年的慢性白血病,由于疾病复杂,患者之间异质性大,其诊断治疗存在许多令人困惑之处。为了规范该病的诊断和治疗,及时反应目前CLL的诊治进展。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组织相关专家对该指南2011年版本进行了修订。

指南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CLL/SLL,以下简称慢淋或CLL)的定义、诊断与鉴别诊断、预后因素、治疗指征、治疗选择等多方面,对CLL的诊治提供了明确指南。指南强调,不是所有的CLL都需要立即治疗,只有疾病进展到了一定阶段,具备了一定指征,才给予治疗。因为早期治疗并不能使患者获益,这与一般认为的疾病要“早发现、早治疗”的理念有所不同。在治疗方案选择上,该指南考虑了以下几个因素:(1)根据不同的细胞遗传学特点,选择不同的治疗;(2)根据患者年龄、体能状态,选择不同的治疗;(3)推荐治疗方案按照优先顺序进行排序,便于选择;(4)一线治疗选择与复发、难治患者治疗选择分别讨论。这种分类分层治疗策略充分考虑了不同患者的特点,以便在尽可能提高疗效的同时降低毒副作用。

发布会上,指南制定的组织者,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淋巴瘤中心邱录贵教授和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李建勇教授就指南修订的原因、背景、修订经过进行了介绍,希望大家认真学习指南,推广指南,更好的为患者服务。此后由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徐卫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淋巴瘤中心李增军副主任医师,分别对指南的治疗、诊断部分进行了解读和讨论。

该指南是在借鉴国外多家相关指南、共识的基础上,结合CLL近年的研究进展和我国患者的特点、药物供应等多方面因素,依托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经我国血液病权威机构的近40位专家反复讨论基础上形成的。指南已在近期《中华血液学杂志》2015年第十期(10月)发表。指南的发布与推广,将指导CLL的准确诊断,规范CLL的治疗,为提高我国CLL的临床诊治水平,合理选择治疗药物,发挥积极作用。

我们竭诚为您提供贴心服务
行政值班电话:022-23909999
医疗服务电话:022-23909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