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巩固拓展健康扶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有关要求,进一步巩固援甘医疗卫生对口帮扶成果,所院白血病诊疗中心二病区护士长刘艳霞同志已在甘肃省庆阳市正宁县人民医院执行对口支援任务近四个月。在她的积极带动和当地医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7月14日,甘肃省庆阳市正宁县人民医院成功实施了首例中长(中线)静脉导管置管术,填补了该院这项技术的空白,为患者静脉通路构建了更加安全、优质的“生命通道”。
在正宁县人民医院,有很多需要长时间输液治疗的患者,但由于留置针尚未纳入甘肃省新农合医保总额,静脉输注仍以钢针为主。为减少反复穿刺及穿刺带来的并发症,满足这部分患者中长期输液的需要,刘艳霞同志积极推进中长(中线)静脉导管置管这一新技术的开展及临床应用。通过开展现场教学及视频教学的方式,全方位提高护士认知及能力,并制定了置管知情同意告知书、置管评估记录、置管穿刺记录等制度规范及操作流程,使得正宁县人民医院具备使用该项技术的能力。
自3月底到正宁县人民医院开启帮扶工作以来,刘艳霞同志对医院各科室进行全面摸底和实地考察,第一时间制定了帮扶计划,并按照计划逐步落实。工作中,她深入该院工作最为繁忙的神经外科/重症医学科,参与临床护理及病房的日常管理工作,指导医生完成第一例经皮穿刺股静脉透析管植入术。与此同时,她多次下科室参加该院不同护理单元的护理查房,针对查房患者存在的护理问题提出指导性建议,并结合如何总结和书写护理个案进行授课。此外,她还多次跟随医院下乡参加义诊活动,帮助留守老人及儿童解决看病难题。
所院作为中华护理学会京外静脉治疗专科护士临床教学基地和天津市静脉治疗培训基地,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成熟的教学体系,为刘艳霞同志开展此项技术提供了远程指导等强有力支撑,促进新技术落地生根。中长(中线)静脉导管置管术的开展,标志着正宁县人民医院静脉治疗水平迈上了新的台阶。下一步,刘艳霞同志将继续按照帮扶计划开展工作,做好传帮带,让当地更多的患者受益。
撰稿:周耀宗 刘艳霞
图片提供:刘艳霞
编辑:柴子越
校对:董 源
审核:解文君 王津雨 刘晓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