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所院第一期临床科研能力素养专项培训在A11楼主会议室圆满举行。副所院长肖志坚出席会议,所院临床、护理、医技部门科室骨干以及天津市血液病医疗质量质控中心成员单位临床骨干参加培训。本次培训通过线上形式进行了直播。
副所院长肖志坚在致辞中表示,医学不仅要传承,更需要创新,医务人员要善于在临床工作中发现问题,并通过高质量临床研究解决问题,再将临床研究成果应用于临床,才能不断破解临床困境,更好服务患者。希望广大医务人员能够掌握临床科研的技巧与精髓,夯实临床科研基础,敢于提出新理论、开辟新领域、探索新路径,多出高水平的原创成果,进一步提升所院临床科研水平。
本次培训邀请到了北京大学临床研究所副研究员、项目开发与管理部副主任汪海波进行授课。汪海波教授以“如何在临床工作中开展真实世界研究”为主题进行了精彩的讲解,他从研究方法学角度入手,详细介绍了研究设计和实施过程中纳入排除标准、基线数据、研究结局、多因素模型、倾向性评分等内容,并强调了RCT(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随机对照试验),与 Real World Study(真实世界研究) 两者不是对立关系,而是互补与承启关系。针对不同的临床研究需求,选择最合适的研究设计方法,才能取得最大获益。
随后,儿童血液病诊疗中心万扬医师通过两个儿童血液病临床研究案例,分享了如何开展横断面研究和随机对照非劣效研究。她结合国外文献进行讲解,清晰明了的指出RCT研究中穷尽分析、接受治疗分析等的重要性,为青年学者们开展临床研究提供了思路和借鉴。
本次培训内容丰富、务实高效,授课专家将各自领域的经验倾囊相授,参会人员踊跃发言、积极交流,为临床科研领域的专家和研究人员搭建了良好的学习交流平台。
回看本期视频请识别二维码
撰稿:王 辛 李秋燕
摄影:张雅楠
编辑:何美曈(实习)
校对:柴子越
审核:王津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