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9月6日下午,所院隆重举办首届教师节庆典暨表彰大会,所院领导班子成员、临床首席专家、职能部门负责人、50余名研究生导师以及90余名学生代表齐聚一堂。大会特邀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终身教授、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曹义海教授参会。大会由施均副所院长主持。
教育传承过去、造就现在、开创未来。会前,专题短片《尊师重教·薪火相传》凝炼了所院六十六载教书育人历史足迹和北京协和医学院天津校区发展宏伟蓝图。所院教育教学、科研成果、育人引人硕果累累。45名博士、38名硕士研究生导师队伍辛勤耕耘,20名导师先后获聘北京协和医学院准长聘教职。所院先后荣获国家级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5项、国家技术发明奖3项、中华医学会科技奖9项、省部级科技奖88项。教师队伍中先后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及同级别人才称号8人次、国家优秀青年基金及同级别人才称号12人次。2020年,干细胞生物学荣获北京协和医学院研究生精品课程。研究生培养人才辈出,2016-2023年荣获北京协和医学院优秀毕业生38人,其中3名同学获得北京协和医学院优秀毕业生校长奖。
大会伊始,程涛所院长发表致辞,首先向全体教师、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的问候。回顾所院教育发展成果,展望北京协和医学院天津校区建设愿景,程涛所院长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要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所院各级各类教育的生命线。当前正值北京协和医学院天津校区建设关键开局阶段,所院教育工作需要进一步高位推进,提升研究生、进修生、在职职工等教育质量,推动血液专科医师培训工作,创新开展多种教育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实践活动,促进所院学科建设持续突破。他希望广大教师们心怀使命和责任,传承“严谨、博精、创新、奉献”精神,为我国新时代高层次医学人才培养贡献力量。
大会对北京协和医学院“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辅导员”以及“研究生精品课程”先进称号获得者进行表彰,并为各位表现突出的老师颁发“教育标兵”奖牌。
优秀教师代表石莉红教授在发言中表示,所院创造的高水平科研平台,为全体教师和学生创造了梦寐以求的立业之本和成才之基,希望各位同学磨炼意志、志存高远,在所院提供的科研环境中奋勇前行。
新导师代表、北京协和医学院准聘助理教授熊海清老师发言,表达了对前辈“择一院,执一事,终不悔”的敬佩,以及作为青年教师奋起直追、师道传承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他呼吁广大青年教师,精进教学方法,为塑造时代新人贡献青春力量。
所院白血病诊疗中心魏辉主任、2021级博士研究生吴君颖同学分别作为优秀毕业生代表和优秀学生代表发言。他们表示,将把各位老师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和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继承好、发扬好,将所院宝贵的精神财富代代相传。
特邀教师代表曹义海院士发言表示,40年前他在血研所开启了学习研究之路,感受到了浓郁的学术氛围。今天在这里,他再次感受到了所院领导和全体教师对教育的热情、对科研的热爱,这是祖国血液学发展的坚实基础和重要力量。未来,他希望能为祖国的科技强国建设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为祖国血液学事业的国际交流合作做出贡献。
大会最后,常子奎书记代表所院党委再次向全体教师送上节日的祝福,同时对各位教育大家和青年教师齐聚所院,共同为医学教育事业做出贡献表示感谢。常子奎书记指出,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精神,牢牢把握“尊科学济人道”的协和文化精神内涵,将三位一体推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育人树人工作作为所院持续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医学健康事业发展,关键在于教育,根本在于教育,前途在于教育。天津基地建设正处于关键时期,所院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北京协和医学院天津校区建设工作,迫切需要每位教师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坚定理想信念,潜心教书育人,希望广大教师抓住天津基地建设这一时代机遇,砥砺初心、传道授业,做北京协和医学院天津校区建设的先驱者。
所院将持续贯彻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持续推动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打造创新型人才培养高地,为医学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撰稿:纪伊曼
摄影:李宝翔 张雅楠
编辑:张雅楠
校对:柴子越
审核:王 川 施 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