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血研所大讲堂丨Amer Zeidan教授分享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治疗的进展与方向
2024.05.24

2024年5月17日,血研所大讲堂“交叉融合与转化创新”专题第2讲在所院成功举办。本期邀请到耶鲁癌症中心Amer Zeidan教授作学术报告。Amer Zeidan教授以“MDS的进展:新方向与新疗法”为主题,系统解读了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治疗的最新进展,以及团队的一系列相关重要成果。所院临床首席专家王建祥教授主持开场环节。

王建祥教授主持讲座

所院众多专家学者、学生到场学习,积极交流,现场学术氛围浓厚。


所院专家学者、学生与会学习


触达前沿,开辟“蓝海”

——跟随大咖看未来



主讲人Amer Zeidan教授

Amer Zeidan教授现任MDS国际联盟主席,耶鲁大学医学(血液学)副教授,耶鲁癌症中心血液学早期治疗研究医学主任、血液学系继续教育部主任,同时也是耶鲁癌症中心髓系恶性肿瘤研究团队的领导者,担任骨髓恶性肿瘤领域众多不同类型临床试验的首席研究者,主持多项大型研究,并曾任耶鲁癌症中心数据和安全监察委员会副主席,目前参与了多项临床试验的独立数据监察委员会和安全监察委员会。

Amer Zeidan教授是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CI)针对MDS和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MyeloMATCH精准医学计划的成员,主要从事癌症治疗评价项目(CTEP)和早期治疗临床试验网(ETCTN)关于骨髓恶性肿瘤新疗法的早期临床试验工作。他曾获白血病和淋巴瘤学会学者临床研究奖、NCI癌症临床研究者团队领导奖等多项殊荣,在业内具有很高的学术影响力。

开场环节中,王建祥教授隆重介绍了Amer Zeidan教授的学术地位和主要成就,并对Amer Zeidan教授莅临讲学表示欢迎和感谢,希望与会专家学者能够通过讲座更宏观、更全面、更深刻地了解MDS领域的最前沿。Amer Zeidan教授表示,非常高兴来到美丽的中国,来到所院这一中国血液学领域的殿堂,期待与众多同道碰撞出新的思想、孕育出新的合作方向。


路在何方?路在脚下

——MDS治疗突破道阻且长

MDS的基因组图谱极其复杂且高度异质(图1)。Amer Zeidan教授首先对此进行了系统的阐释。他表示,研究发现,85%~90%的患者至少携带1种突变,而基因变异的复杂性可能显著影响患者预后。针对MDS的风险分层,国际上已有多种预后评估系统,且随着分子特征的纳入,预测效能也更加精准,比如在IPSS-R基础上升级而来的IPSS-M。同时,MDS分类的演进将使未来的试验设计和药物开发变得更加复杂。

图1  MDS复杂的基因组学特征

(来源:Gurnari C, et al. Clin Hematol Int,2022.)

为了应对MDS领域日新月异的重重挑战,合力推动领域高水平发展,全球性的专家智库——MDS国际联盟(icMDS)应运而生。Amer Zeidan教授担任icMDS的首席专家,所院MDS和MPN诊疗中心李冰教授也参与其中。

近年,icMDS已经开展了多项卓有成效的创新性工作。例如,在2023年,基于7017例MDN患者的数据分析,icMDS提出了新的分类路径,同时也是“icMDS协调项目”(icMDS harmonization project)的重要工作之一,即对MDS患者根据基因组学特征进行分层聚类。此外,icMDS还建立了全球性的验证数据库,通过对数据库中816例接受了去甲基化药物(HMA)治疗的MDS患者数据进行分析,揭示了TP53突变/等位状态的预后意义。

近二十年来,国际上获批MDS治疗的药物屈指可数。2020年获批的“first-in-class”红细胞成熟剂罗特西普基于MEDALIST试验积极数据,已成为MDS-RS患者的重要治疗药物。COMMANDS试验进一步将罗特西普的使用推向了未接受过红细胞生成刺激剂 (ESA)治疗的患者,ELEMENT-MDS试验则旨在将罗特西普拓展至非输血依赖性贫血患者的治疗,MAXILUS试验评估了罗特西普在输血依赖性低危MDS患者中以最大剂量起始的疗效和安全性。此外,“first-in-class”端粒酶抑制剂伊美司他也已在IMerge试验中确证了其在低危MDS患者中的显著获益。

而对于高危MDS,HMA是不适合造血干细胞移植者的标准治疗,疗效有限,“HMA+”则成为众多药物竞相进击的新“蓝海”。疗效评价标准的迭代为临床试验提供了更为科学的“度量衡”,IWG 2023标准极大克服了IWG 2006标准的诸多“短板”。该标准由Amer Zeidan教授牵头制定。Amer Zeidan教授在报告中详细解读了IWG 2023标准中高危MDS疗效评判标准的更新要点,并介绍了2023年涌现的多种针对高危MDS的新药和新方案研究数据,包括DEC-C的ASCERTAIN试验、维奈托克+阿扎胞苷的Ⅰb期试验(其Ⅲ期VERONA试验正在进行中)等。

免疫疗法是高危MDS治疗突破的另一大希望,但伊匹木单抗单药、度伐利尤单抗联合阿扎胞苷等前期初步结果均不甚理想。2024年报道的一些研究结果为此提供了新的思路,譬如HDAC抑制剂Entinostat有望克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单药的低应答;靶向TIM-3的新型免疫疗法Sabatolimab联合阿扎胞苷在Ⅱ期STIMULUS-MDS1试验中结果“喜忧参半”,Ⅲ期STIMULUS-MDS2试验则呈现获益趋势;抗CD47单抗Magrolimab联合阿扎胞苷的Ⅲ期ENHANCE试验遗憾告败;多项靶向CD47-SIRPa信号轴的药物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包括SL-172154、AK-117等。

关于MDS的新型疗法前瞻,Amer Zeidan教授等icMDS专家组成员于2023年发表在Blood杂志的综述中进行了展望(图2)。总体而言,方向不少,但道路维艰,新机制、新靶点、新药物、新组合仍是实现突破的关键。


图2  探索中的MDS新疗法

(来源:Bewersdorf JP,et al.Blood Reviews, 2023.)


转化创新,和合共进

——期待MDS领域的未来发展



讨论嘉宾与讲者互动交流

主题报告后,副所院长、MDS和MPN诊疗中心主任肖志坚教授,临床首席专家张凤奎教授,白血病诊疗中心主任魏辉教授,MDS和MPN诊疗中心李冰教授等专家学者与Amer Zeidan教授进行了热烈的互动。讨论内容包括MDS领域既往失败研究的原因、高危MDS治疗难以突破的根源、贫血性疾病治疗的未来发展方向、基础研究结果如何有效转化为临床等。

讲座最后,王建祥教授对Amer Zeidan教授的精彩演讲致以诚挚感谢,并表示,期待Amer Zeidan教授团队与所院、与众多国内学者开展更多交流合作,期待MDS领域迎来更多重磅进展,在交叉、融合、转化、创新中加速前进。



摄影:林仲玮

编辑:何美曈  何  萍  李  冰

校对:张雅楠

审核:郝  莎  程  涛

我们竭诚为您提供贴心服务
行政值班电话:022-23909999
医疗服务电话:022-23909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