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支部名片|贫血诊疗中心一病区GCP联合党支部“四有”建设一直在路上
2021.09.20

贫血诊疗中心一病区GCP联合党支部在所院党委的领导下,坚守党建初心、搭建党建渠道、明确党建重点、抓牢党建关键,不断推进党建与业务工作相融相促,努力打造一支有信仰、有专长、有情怀、有奉献的“四有”党支部。


党支部“有信仰” 行动践行初心使命

在支部书记张凤奎的带领下,全体党员职工坚守医者初心,注重医疗行风建设,营造和谐的医患氛围。党支部不断完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积极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注重党员自身建设,激发党组织活力。抗击新冠疫情期间,科室党员全部冲锋在前,为防控工作出谋划策,发挥了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和党支部战斗堡垒效能。他们相信:实打实,才有心贴心。事实证明,事情办得越实,与患者贴得越近,才能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2020年3月新冠疫情肆虐,华苑院区出现一例疑似病例,贫血诊疗中心一病区积极贯彻落实所院党委工作部署,为可能面临的密接人员集中隔离工作进行病区改造。党支部带领全体党员职工第一时间进入疫情防控战时状态,迅速调度,以最短的时间完成布局调整、病区管理、物资调配、人员配备、值班预案、业务培训、患者安置等工作。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党员职工以高度的大局意识,用实际行动投入所院疫情防控阻击战,坚决做到一个支部一座堡垒、一位党员一面旗帜。

近年来,科室荣获国家级“青年文明号”“所院先进基层党组织”等多项荣誉,这是人民群众与所院对科室工作的认可与激励。

党支部“有专长” 敢啃“硬骨头”

曾几何时,重型再障患者面对高昂治疗费用深陷绝望中,生命的天平拉扯的不仅仅是患者,也有医务工作者的心。“患者需要的,就是我们要做的!”作为支部书记、中心主任,张凤奎同志带领科室全体党员及职工,探求方案优化,顶住重重压力,率先将我国自主研发和生产的抗人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猪源)应用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治疗中,使更多患者获益。在国内开创了大剂量环磷酰胺联合环孢素治疗重型再障的方案,疗效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且极大地降低了治疗费用,让更多的患者能够接受治疗。

GCP中心I期病房近5年来,启动药物临床试验项目近70项,为数百名血液肿瘤患者带来了生命的希望和曙光,填补了所院新药研究评价体系建设的空白。


党支部“有情怀” 传承中散发独特魅力

“不断解决患者的‘急难愁盼’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样的情怀,激励我们在医学的道路上不断创新。为适应患者不断增长的治疗需求,科室尝试采用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TPO-RA药物海曲泊帕乙醇胺片优化再障治疗方案、为患者带来了更优的治疗选择。积极开展彗星试验用于诊断先天性造血衰竭;二代基因测序技术用于诊断先天性红细胞疾病;铁调素检测用于诊断铁代谢异常;CO呼气法测定红细胞寿命用于指导临床诊疗等多项新技术诊疗,使辗转于多地难以确诊的患者得以及时救治。

科室传承发展靠人才,依托所院后备干部培养计划,党支部及科室先后有8名同志入选后备干部库,在培养锻炼中,他们有的已经走上领导岗位,更多的青年人才将在这里觅得初心,不断前行。


党支部“有奉献” 白衣执甲千里援持

援藏、援甘、援青,周康、李洋、彭广新、赵馨……处处可见科室骨干的身影。所院党委和党支部是他们的坚强后盾,身着白衣千里援持,他们发挥聪明才智,以大爱无疆的奉献精神,扎实开展帮扶工作。正在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医疗帮扶工作的赵馨同志作为分管内科系统和全科医学教学工作的副院长,对医疗技术手把手传教,面对面教学,被称之为“输血式”帮扶。她说:“我是一名党员,无论工作走到哪里,胸前的党徽都是我前进的方向和努力的源泉。

对于未来的发展,支部书记张凤奎主任表示要始终把党建工作放在首位,扎实落实党史学习教育各项要求,以史为鉴,为党支部和中心发展工作中的问题“把脉”,切实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为所院事业发展和天津基地建设贡献新的力量!



撰稿:李  园  崔  岩  李昕砾

编辑:柴子越

校对:董  源

审核:张凤奎  刘晓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