务实创新,开展延续性护理,全面提升MDS患者生活质量
李俊杰,女,1968年生,中共党员,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MDS诊疗中心护士长,兼任MDS诊疗中心党支部书记及第二党总支纪检委员。从事护理工作30年,2003年开始担任MDS诊疗中心护士长至今。根据MDS患者的疾病特点,率先在本中心开展延续性护理,将患者护理扩展到院外实现生命全周期护理。
作为MDS诊疗中心护理带头人,她总是身先士卒、率先垂范,以精湛的护理技术、严格的护理管理和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理念,彰显着一位护理工作者的高尚情操和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的服务精神。
一、建章立制,确保护理质量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MDS)诊疗中心是主攻MDS、骨髓增殖性肿瘤(MPN/MPD)、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CMML)等恶性血液疾病,是国内MDS和MPN/MPD领域的领军科室。更我国迄今唯一被The MDS基金会授予的杰出MDS中心,诊疗水平国内领先,达到国际水平。这样各方面与国际接轨的标杆性科室,对护理的要求也极高,全方位考验着中心护士长的综合实力与责任担当。
自李俊杰2003年担任护士长以来,15年兢兢业业的钻研与付出,建章立制,言传身教,确保了临床护理质量,提高了护理安全,出色的完成了中心护士长的重任。
MDS,即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根据国外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表明,MDS发病人群平均年龄在70岁左右,我国发病人群平均年龄在55岁左右,中心患者大多数为老年人,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均低,故对患者的护理安全管理和健康教育在各项护理工作中更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从事临床护理管理工作以来,抓好临床护理质量和护理安全就成为她工作的重要内容。一个人规范只能照顾几个病人,只有整个科室都能以高标准规范的开展护理服务,才能更好的对全科患者负责,担任护士长以来,李俊杰同志从健全和落实制度入手,以高标准、严要求建立起了完善的科室护理质量管理体系,使护士的各项工作有章可依,让患者的安全有了切实的保障。
根据MDS病种的特殊性,李俊杰护士长制定MDS患者临床护理路径和健康教育路径、MDS危重患者标准护理计划及MDS患者入院、出院、每日评估和高风险因素评估表、MDS/MPN疾病护理知识手册等专业护理资料,有针对性地实施护理措施,提高MDS患者护理质量。
为了提高护理质量和水平,她带头建立科室二级质控小组,每月带领小组成员对各护理单元进行自查。检查病房、治疗室、骨穿室等重点部位,做好消毒隔离工作,减少患者交叉感染,避免不必要的治疗支出。考核护士对患者病情观察、治疗、基础护理措施的落实情况,包括病区的物品配置,医疗设备的安全使用和维护,卫生保洁的安排,她都细致认真的检查到位。通过层层把关,保证护理质量和护理安全。她扎实细致的工作作风、勤奋谦逊的工作态度赢得了领导、患者、同事们的一致好评与肯定。
健康宣教是MDS诊疗中心又一项重要的护理工作。健康宣教对病人和家属意义重大,通过健康宣教,病人和家属能够更好的配合治疗,减少感染发生,在健康宣教的互动过程中,护患的关系也更加和谐。李俊杰护士长带领护理团队建立健康宣教小组,定期对病患及家属开展健康讲座,小到洗手漱口,大到对疾病相关知识的介绍。在开展共性问题的集体宣教的基础上,针对个体进行个性化宣教,得到病患和家属的一致好评。一些特殊的节日里,护士长会带领护理团队组织护患间的互动,让病人在治病的同时也能感受到生活中的快乐,让护理人员体会到细琐工作之外的乐趣,真正让病区也能感觉到家的温暖。
二、转变理念,提升护理内涵
自2010年,李俊杰护士长带领责任组长参观优质护理服务病房,到今天已经走过了八个年头。中心的优质护理从筹备、计划、实施,不断改进和完善,期间遇到过困惑和困难,但李俊杰护士长并没有因此选择退缩,护理工作没有轰轰烈烈的辉煌,却写满了简单而平凡的爱。从最简单的晨晚间护理,到每天为患者输液打针,从对患者身体病痛的治疗护理到对患者情绪的呵护,李俊杰护士长要求我们恪守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关爱守护着每一个患者,她始终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是科内护士们学习的榜样。
今年,中心收治了一名只有20岁的年轻女孩,身患急性髓系白血病并伴反复脑梗6年,因为家庭困难,孩子母亲不能陪伴在侧,父亲更是对照顾病人一窍不通。随着治疗的开展,患者的轻度认知障碍严重影响了她对治疗的配合度,病痛及化疗后的反应让孩子情绪上经常起伏不定。
从入院那天开始,护士长每天都要亲自到患者床前,拉着她的手摸着她的头,像家人一样与她聊天,问她今天感觉怎么样,有没有什么不舒服,有没有什么想吃的,一开始,对于这“陌生人”的关爱,女孩本能是抗拒,基本得不到什么回应,可日子久了,她不再抗拒,见到护士长来,她就笑,像个腼腆的小姑娘。
一天中午,病房里忽然传来叫骂声,原来患者在化疗后骨髓抑制期期间出现反复高热,身体上和精神上备受折磨,加上本身不善情绪的释放和表达,终于控制不住情绪,和她父亲发起了脾气,在床上大喊大叫,甚至对她父亲大打出手,不管医生护士如何劝慰都无济于事,护士无奈只能求助李俊杰护士长,护士长听闻立即放下手中的碗筷奔向病房。
小姑娘见到护士长来了,哇的一声就哭了出来。护士长一把把小姑娘的头搂在了怀里,像安慰一个受伤害怕的孩子一样,轻声细语安慰她,一遍又一遍的抚摸她的头发,见孩子的情绪有所稳定,护士长对我们摆摆手示意我们都退出病房。过了几分钟,护士从门前经过,看到护士长拿了一把椅子坐在了她的病床边,拉着她的手,陪她入睡。等她睡着,护士长返回休息室的时候饭菜早已冰凉,她也吃不下了,收拾整理好,又开始了下午忙碌的工作。
如今,已经是这个孩子治疗的第三个疗程了,再来病房,她已不再是那个沉默寡言的女孩儿,不再拒绝我们对她的关心,每次见到护士长都会亲切的喊“李妈妈”。这样一声轻唤,便是对她付出的肯定与回报。
这样的故事,真真切切的发生在MDS诊疗中心的病房里,无论怎样的妙笔,其实都无法写出病人的一声感谢,带给我们的快乐。优质护理服务的不断完善道路,有艰辛,有曲折,但风雨之后终见彩虹,MDS诊疗中心的优质服务得到了患者及家属的交口称赞,这常常我们忘记工作中的苦和累,又能精神抖擞的投入到明天的护理工作中。
三、开拓创新,提升患者就医感受
在我国,延续性护理仍处于起步阶段,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考虑到MDS患者的疾病特点,李俊杰护士长考虑到患者对护理的需求不再局限于院内,出院后的专业照护及指导的需求日益增加。她利用业余时间查阅国内外护理文献,应用先进的护理管理理念,改革的护理模式,有效调动护士工作积极性,于2016年率先在本中心开展延续性护理服务,创建了一支技术过硬,服务周到的优秀护理团队,人性化的护理工作得到了赢得了患者的赞誉,社会的满意。
她安排专职护士每日对出院患者有计划地进行电话随访,了解患者病情变化;建立科室医护患微信群,方便患者与医生护士沟通交流病情及用药治疗情况,为患者及家属答疑解惑;建立科室微信公众号,定期为患者及家属推送疾病及护理相关知识。延续护理实践保障了医疗服务的连贯性、规范性和科学性,对提高病人身心健康、降低病人医疗费用及改善病人的生存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让护士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对患者的直接护理而不是繁杂的文字工作是真正体现优质护理服务的重要转变,配合院所管理服务信息化,移动医疗信息平台建设,2015年,MDS诊疗中心率先启用移动护理工作站,李俊杰护士长主动担任护理部信息组组长。2016年试用移动无线护理工作站(PDA),积极反馈使用体验,反馈调试修改意见。在使用中不断探索更高效的工作方式,以信息技术应用为主导,以信息流程再造为方法,以闭环管理为支撑,短短的三年内,共制定修改护理表格35个,制定移动护理工作站制度及工作流程,培训带教全院顺利使用PDA。在她的带领下,通过规范管理、开展信息化优质护理技术等举措,制定了具有血液病特色的闭环式操作流程,大大提高护理安全,减少给药差错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将护理人员从繁琐的文字书写事务中解脱出来,把更多的时间用于患者的直接护理,提升了护士的临床护理服务能力和病人的满意率。
四、规范管理,做称职的护理管理者
随着科室业务量的增加,不断有年轻护士加入到MDS诊疗中心护理团队,她一方面抓紧对新护士的培训和考核,一方面调整配置原有护士,做到骨干护士与年轻护士合理搭配,根据患者病情、护士的工作能力和年限,实现动态排班。科室新护士的带教和护理技术培训、提高临床护士技术水平、保证患者得到规范服务也是护理管理的重头戏。她组织高年资护师共同制定新护士带教计划,制定分层次培训计划,并严格督导高年资护师对新护士进行临床业务培训,以严格的考核制度对护理人员进行技术考核,提高护理整体水平。建立科室应急预案手册,制定各种应急预案,并依据各项规章制度定期培训医护人员,对规范临床护理工作起到了良好的指导作用,保证临床护理工作的安全有效进行。随着护理学科的不断发展,对专科护士需求增加,近年来她积极培养科室专科护士,目前科室拥有PICC资质护士2名、肿瘤专科护士1名、ICU护士1名。
由于各中心抢救仪器的型号及使用方法有所不同,每一个新转科护士,她都会亲自带教并考核抢救仪器的使用,因为她深知,在抢救的患者的危急时刻,时间就是生命,技术就是支撑,如果护士对抢救仪器的使用操作不当,会对患者脆弱的生命产生难以挽回的后果。
五、全心奉献,践行共产党员誓言
2003年,这是一个和平时一样普通的清晨,李俊杰护士长接到科里的电话,“有一个患者出现发热,症状高度疑似非典!”她顾不上老公在外地出差,年幼的儿子还在熟睡,毅然将儿子反锁家中,奔赴“抗非”一线。
血液病患者免疫力较低,最怕感染,病区出现疑似“非典”患者,一旦传染控制不住,后果不堪设想。接到电话后护士长迅速赶到病房,稳住惊慌失措的年轻护士,联系后勤部门送来防护服,让夜班护士和先到病房的两个护士陪同疑似患者一起转移到隔离病房,把自己一个人留在了可能充满病毒的病房里完成日常工作,看着眼前的这么多患者,她一心想着的是不能耽误患者的治疗,伴随着人的呼吸,防护服配着的防护眼镜总是产生雾气,根本看不清液体和电脑,没法工作,她想都没想就把镜子摘了,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李俊杰护士长说当时她心里只有一个想法:拼了,命大就活着!后来护理部安排护士进科里开展工作,从早晨一直忙到晚上,超负荷的工作让她的脚肿得都穿不上鞋。在厚厚的防护服下十六七个小时滴水不进,人早已几斤虚脱。作为医务工作者她很明白,疲劳和饥饿会降低身体抵抗力,让她更加危险,但面对如此严重的险情,她没有过多的思考,只有工作,带头工作。
到了晚上,李俊杰在电话机前犹豫再三,还是没有给家里打电话,她怕年迈的母亲知道情况为她担心。这寂静的夜里她想了很多,害怕科室里这么多病人被传染,担心如果自己出事,只能靠母亲挑起家里的重担,牵挂年幼的儿子和在外地出差的丈夫是否安康。她当时心理所承受的压力简直无法用言语来形容,那样的特殊时期,考验着一个人都在体验着生理和心理的极限,极度的焦虑和担忧让她几乎一夜未眠。
直到化验结果拿到,“不是非典!”警报解除,她一直紧绷的神经终于松懈下来。颤抖着拨通了电话,“闺女,你在哪儿呢?”电话那头传来母亲焦急的询问和孩子稚嫩的声音,她终于忍不住哭了出来。是啊,谁能不害怕呢?但是作为医务工作者,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作为许下南丁格尔誓言的护理工作者,她没有胆怯退缩,“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一名优秀的护理工作者,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实至名归的荣誉-----2011年度院级优质护理服务先进个人、2012年院校级优质护理管理者、2010-2012年院校级争先创优优秀党员、2015年院级“共铸诚信”诚信个人、2016年院级优秀党务工作者、2017年院校级优秀党员等、2018年院所优秀共产党员
在临床工作几十年,李俊杰护士长比普通人见证了更多的生死离别,人生的无常,考验着人性的多变,也见证了护士的神圣职责。这几十年如一日琐碎的日常工作,考验着护理工作者的敬业精神,这份对病人高度的责任感源于对这份职业的热爱和许下誓言时的那一颗赤诚初心。所有的一切艰难、所有的一切奉献、所有的一切荣誉,都要靠信念、意志、毅力和执着的爱作为支撑。选择了这份职业,就是选择了付出,并收获为他人服务之后的满足与喜悦。病人的夸赞与感激是她在辛劳的工作中感到最欣慰的事。李俊杰护士长在这平凡但又伟大的工作岗位上,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院所的护理事业谱写了一曲动人的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