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英起同志, 2004年当选为血内科支部支委,从此逐渐与基层党务工作结下了不解之缘。随着政治觉悟不断提高及对党务工作的不断熟悉,在2007年的党支部换届选举时,被选为第八党支部支部书记。和支委一起带领整个支部,紧密团结在院所党委周围,充分发挥了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2009年根据院所发展的需要,实行中心实体化。按照我党“把支部建在连队上”的原则,以贫血诊疗中心为基础,成立了第二党支部,他再一次被选为支部书记。第二党支部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坚决支持科室主任的行政领导。贫血诊疗中心在所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已经成为国内知名的骨髓衰竭性疾病的诊疗中心。
第二党支部先后获得“所院创先争优”活动先进党支部;医科院“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他本人也先后获得“所院创先争优”活动优秀共产党员;医科院“先进党务工作者”称号。
作为一名基层党务工作者,首要的是对党忠诚。共产党员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参与者、推动者,也是党的事业兴旺发达的直接受益者。要常怀忠诚之心,自觉遵守党章,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做到在思想、行动上始终与党保持高度一致,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自觉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补足精神之钙、强化自律之基,要有“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要“做思想上的明白人,做政治上的忠诚人,做纪律上的干净人,做工作上的担当人,做生活上的正派人”。
作为一名基层党务工作者,党的理论、大政方针要先学一步。一般来说,党务工作者总是比普通党员能够“先人一步”听到上级党组织的“声音”和有关指示,更重要的是我们承担着传达上级指示、辅导党员干部学习、统一干部群众思想的重任,所以首先解决好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而才能带领好、辅导好其他党员的学习活动。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他和支委一起带领支部党员围绕专题学习讨论,创新方式讲党课,召开党支部专题组织生活会,开展民主评议党员,立足岗位作贡献,层层落实责任,强化组织保障,使广大党员同志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之初,个别党员中存在认为只是走走过场的现象,甚至因为有时候占用休息时间开展活动,还或多或少的有些抱怨情绪。支委会组织全体党员首先从认真学习院所党委书记常子奎同志针对“两学一做”专题党课的内容、院所“两学一做”实施部署精神开始,详细解读方案进度与要求,使大家清醒地认识到“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重要意义。
教育实践工作基础在学,关键在做。我带领全体党员重温“入党誓词”,牢记“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使每个党员都能按“四讲四有”要求做人、做事。支部全体党员同志都有了“为之一振”的感觉,明白了为什么要开展“两学一做”教育实践活动,活动的教育对象是谁,活动的具体内容及实施步骤,我们党通过这次活动要着力解决哪些问题。作为党员同志应该如何定位自己、明确自己党员的身份,如何发挥好党员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作为基层党组织党务工作者,要密切联系群众,做干部群众的贴心人。“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单位是否和谐稳定,职工群众对党委是否信任,关键看各级党的组织强不强,党组织的书记怎么样。因此,基层党务工作者除了严格贯彻执行上级党组织部署的任务,引领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党务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是做人的工作,做人的工作就要了解群众的需求,工作就更需要做深一些、做细一些,把组织的温暖送到他们心坎上。在坚持原则的同时,以热情的态度积极的把广大党员群众关心的一些问题解决好、处理好,才能获得党员群众的认可。
有位同事因为家里有事和科室领导请假回家处理问题,但因为事情处理得不顺利,就没能按时返回。科室领导按劳动纪律要求对该同事进行了相应处罚。该同事很不理解,认为是因为领导对他有偏见才这样处理他的。邵英起知道这件事情后主动找到该同事跟他解释,并且把以前的案例拿出来给他看,最后该同事说出了心里话,他以为别人这样都没处理,只有对他这样呢。通过这些小事的处理增加了科室凝聚力,使同事关系更融洽,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
“革命理想,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品,而是一个人生命的动力,有了理想,就等于有了灵魂”。爱是一盏灯,黑暗中照亮前行的远方;爱是一首诗,冰冷中温暖渴求的心房;爱是夏日的风,是冬日的阳,是春日的雨,是秋日的果——这就是邵英起同志作为一名基层党务工作者对党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