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细胞成熟抗原(BCMA)靶向的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疗法显著改善了复发/难治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治疗结局。然而,CAR-T治疗后不常见的双相扩增现象及其引发的严重免疫毒性,迄今未被系统描述和研究。
近日,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安刚/邱录贵团队在《Journal for ImmunoTherapy of Cancer》(IF=10.3)在线发布了题为“Uncommon biphasic CAR-T expansion induces hemophagocytic lymphohistiocytosis-like syndrome and fatal multiple infections following BCMA CAR-T cell therapy: a case report”的研究成果。该研究首次揭示BCMA CAR-T治疗后患者出现两个CAR-T扩增高峰,并伴随严重的免疫效应细胞相关血液毒性(ICAHT)、免疫效应细胞相关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综合征(IEC-HS)及多重感染。该研究还采用高维33色光谱流式分析,系统解析了两个CAR-T扩增高峰免疫细胞的动态变化。
研究发现,患者在CAR-T治疗第7天出现第一个扩增高峰,伴随III级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第28天患者经历第二次CAR-T扩增高峰,随后出现ICAHT和IEC-HS等不可逆严重毒性。尽管采用了广泛的抗感染治疗及促血液生成药物,患者最终因反复感染和免疫功能紊乱而不幸去世。值得注意的是,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MSC)的输注在改善顽固性中性粒细胞减少方面表现出一定疗效。研究揭示,CAR-T双相扩增现象可能与T细胞功能从效应型向记忆型转化有关,同时,病毒感染在CAR-T二次扩增及其相关的严重免疫毒性中发挥重要作用。
该研究不仅为CAR-T治疗毒性管理提供了新视角,也为未来免疫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的预防策略提供了重要参考。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安刚主任医师和邱录贵主任医师为共同通讯作者。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严文强、熊玉和吕瑞副主任医师为共同第一作者。该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等的支持。
参考文献:
1. Yan W, Xiong Y, Lv R, Du C, Yu T, Zhang S, Sui W, Deng S, Xiao J, Xu Y, Zou D, Qiu L, An G. Uncommon biphasic CAR-T expansion induces hemophagocytic lymphohistiocytosis-like syndrome and fatal multiple infections following BCMA CAR-T cell therapy: a case report. J Immunother Cancer. 2024 Nov 27;12(11):e010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