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科技动态
2021.08.11
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MyeloidLeukemia,AML)是一类起源于造血干/祖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具有很强的异质性,患者的临床预后也各不相同。细胞遗传学与分子遗传学特征已广泛应用于AML的预后分层中。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将转录组数据有效应用在AML患者预后评估中能够提高整体预测能力。利用基因表达特征确定生存风险因素可能为破解AML发病机制和个体化治疗提供新的认识。近日,所院周圆团队在《AmericanJournalofHematology》杂志发表题为Anovel4-mRNAsignaturepredictstheoverallsurvivalinacutemyeloidle...
2021.08.09
肿瘤免疫微环境(TIMEs)的异质性显著影响癌症的发生发展以及临床治疗,单细胞测序技术的发展则帮助开启了免疫微环境研究的新时代,可帮助研究人员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免疫微环境从而改善临床治疗效果。近日,所院生物信息平台高欣联合胡德庆和程涛团队在CancerImmunologyResearch期刊在线发表题为Single-cellanalysisofthepan-cancerimmunemicroenvironmentandscTIMEportal的论文。该工作建立了泛癌免疫微环境单细胞参考数据集,整合了来源于6个癌种、136个病人的8套数据集,在单细胞水平进行了泛癌免疫微环境的系统性分析和比较,并...
2021.08.06
抑制物的产生是血友病治疗过程中最严重的并发症,导致血友病治疗难度加大,经济负担加重以及死亡率增加。目前,中国血友病协作组(HTCCNC)及中国罕见病联盟正在开展“血友病中心能力建设评估”项目,其中包括抑制物的规范化处理和让全国患者得到同质化诊疗。因此,有必要深入了解我国目前血友病中心抑制物诊治能力。8月2日,杨仁池团队在《BritishJournalofHaematology》杂志正式发表了针对HTCCNC成员中心的血友病合并抑制物患者诊治能力调查结果。本研究对38家位于三甲医院的血友病中心发放了调查问卷,从医生的专业意见以及具体临床实践两个角度,调查了2020年1月至10月期间的诊治情况。调...
2021.08.04
红细胞寿命是一项重要的基础生理指标,可用于贫血、代偿期溶血、红细胞增多症等多种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价值。红细胞寿命研究已有百余年历史,“15N–甘氨酸标记法”是测定红细胞寿命的“金标准”,但其检测时间长、检测方法复杂,临床难以开展。Levitt’sCO呼气试验法是另外一种简便的红细胞寿命测定方法,具有良好的可实践性,但其临床应用准确度不详,这两种方法迄今亦未见有进行过人体对照试验。近日,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张凤奎教授团队在《AmericanJournalofHematology》杂志上发表题为ComparisonofLevitt'sC...
2021.08.01
难治复发T淋巴细胞白血病(r/rT-ALL)进展迅速,患者预后很差,五年无病生存率不足30%1,2,更急迫的是r/rT-ALL患者可选择的治疗方案非常有限,缺乏新的靶向/免疫治疗手段,成为我国血液病治疗上的卡脖子难题之一。近年来CAR-T疗法在B细胞肿瘤(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淋巴瘤)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难治复发的B细胞肿瘤患者带来希望,如果CAR-T疗法成功应用T-ALL,将会为T系恶性肿瘤疾病的治疗打开新局面。但是针对T系抗原(如CD7和CD5)的CAR-T治疗存在诸多瓶颈限制了其临床应用,包括自体CAR-T细胞制备困难,CAR-T细胞的相互杀伤(fratricide)消耗,以及导致患者免疫...
1 24 2526 27 28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