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科技动态
2021.07.29
血液病患者在接受放、化疗或骨髓移植过程中,中性粒细胞缺乏(粒缺)是常见的并发症,此时患者极易发生细菌或真菌等感染,病程凶险、病死率高。抗生素是最常用的治疗方式,但是耐药率高。粒细胞输注可在短时间内将患者中性粒细胞数量恢复到正常水平,清除感染。但是,由于中性粒细胞生存时间短(在血液循环中生存期约18.5小时),无法在体外储存和体内长期存活,不能有效募集到感染部位发挥作用。因此,粒细胞输注的临床应用和推广受到极大限制,急需探索延长中性粒细胞生存时间从而提高粒细胞输注效率的新策略。2021年7月29日,所院马凤霞副研究员联合哈佛大学医学院的罗鸿博教授团队在《ScienceTranslationalM...
2021.07.28
2020我国最新儿童肿瘤监测年报显示,我国儿童 ALL 发病率占儿童肿瘤发病率的第一位。儿童ALL的总体生存率历经半个世纪发展已经从20世纪60年代不足10%提高到90%。目前儿童ALL的治疗已经从单一的追求高生存率、精准治疗向家庭化疗模式转化。
2021.07.21
人类调节性T细胞(Treg)是具有免疫抑制功能的特殊的CD4+T细胞群体,通过抑制其它免疫细胞的活化和功能来维持机体的免疫自稳和免疫耐受。转录因子FOXP3已被证明在人Treg细胞形成中有关键调节作用。人Treg是一个异质性群体,大多数既往研究认为,根据活化和功能状态,人Treg可分为初始Treg、效应Treg及并非有抑制能力的真正Treg3个亚群(图1A)。近日,来自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冯晓明/石莉红/姜尔烈/韩明哲团队合作在NatureCommunications上发表题为Single-celltranscriptomicanalysisrevealsdi...
2021.06.15
近年来,除了生成血小板的经典功能,巨核细胞的免疫调节等多种非经典功能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1-3]。但是,巨核细胞的多种功能是由特定细胞亚群完成的还是所有细胞群体发挥同等效应,目前仍不明确。近期,我们报道了来自人类胚胎期胎肝和卵黄囊的巨核细胞具有异质性,并最早可从内皮细胞起源[4]。但是,成人骨髓的巨核细胞因数量稀少而且极易破碎,一直以来难以成功分离,大大限制了我们对其单细胞水平分子特征及功能的解析。近日,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周家喜团队联合程涛、高欣团队在AdvancedScience杂志上在线发表题为“CharacterizationofCellularHet...
2021.06.04
近日,2020年度天津市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揭晓,由王建祥教授牵头的“血细胞系列单抗关键技术及产品产业化”项目荣获2020年度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该项目涵盖了由所院王建祥团队、熊冬生团队以及协和干细胞基因工程有限公司和北京旷博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廖晓龙团队共同完成的血细胞系列单抗的研发与应用、血液肿瘤治疗性基因工程抗体的研制以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嵌合抗体CAR-T技术的研发及临床应用这三大血液肿瘤免疫技术的突破,标志着中国打破国外垄断,血液肿瘤精准诊断和治疗水平的显著提升。血细胞系列单抗的研发与应用面对白血病分型准确率较低的状况,应对国家重大需求,所院作为国内最早获得鼠源性单抗技术突破及...
1 25 2627 28 29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