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科研进展
2024.04.19
20世纪50年代李敏求和RoyHertz提出使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β-hCG)作为绒毛膜癌的可测残留病变(MRD)标记[1],之后MRD概念在更多癌症诊断中应用。不可否认MRD和癌症复发率有显著相关性,但关于MRD的信息运用仍有很多待优化空间。例如,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陈俊仁和竺晓凡团队2023年在《Leukemia》杂志发文,提出MRD分析新方法“MRD最坏情况数值”,显著提升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复发风险预测灵敏度[2]。此外,当前对于MRD能否指导癌症治疗仍有争议。2024年4月18日,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陈...
2024.04.17
在增龄进程中,组织器官功能发生的退行性变化构成了对人类健康的显著威胁。研究表明,多种组织器官衰老的起点均可追溯至其成体干细胞功能的衰退,在快速更替的系统中尤为明显。造血干细胞(HSCs)是血液系统的成体干细胞,其衰老表现为重建血液系统能力的降低和髓系分化倾向的加剧。这些变化与老年贫血、免疫应答能力下降以及老年髓系白血病的高发率密切相关;同时,血液系统是组织器官稳态维持或者失调过程中组织器官之间互作的纽带和信息传递的“使者”。有研究表明“老血”能够损伤年轻机体的各个组织器官功能,导致其早衰[1];而“年轻”的血液系统能够使衰老机体的各个组织器官“再青春”[2]。清除衰老的造血干细胞能够提升机体的...
2024.04.11
所院冯晓明/姜尔烈合作团队在《Molecular Therapy》在线发表期刊论文。该研究首次发现GSNOR是改善CAR-T细胞线粒体功能,提升CAR-T细胞抗肿瘤活性的潜在靶点。
2024.04.08
所院马小彤/程涛/肖志坚/张磊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文,首次揭示GADD45g低表达是新的MPN致病因素,证实其通过RAC2/PAK1/PI3K/AKT信号轴发挥作用,为开发新的MPN治疗药物提供新靶点。
2024.04.03
所院原佳沛研究员与天津医科大学杨扬教授、宣成昊教授合作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文,通过综合考量序列特征以及RNA-seq读段分布特征,开发了新的生物信息学方法—InPACT,为IPA研究提供了有力工具。
1 2 3 4 5 18